你好,我是抚小绿!
大家好,我是抚小绿!
“抚”是抚州的抚,
“绿”是绿水青山的绿。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大自然的底色,
优良的生态环境,
是抚州宝贵的财富,
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作为抚小绿,
我们在逐“绿”生金的路上,
已经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
乐安县金竹飞瀑景区
将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要素
纳入民宿定价范围,
好生态带来了好生意,
民宿经营户年收入人均超10万元。
当地村民有感而发:
“绿水青山就是村里人的致富靠山。”
这只是我们将“美丽风景”
变成“美丽经济”的一个缩影。
抚州境域三面环山,
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6.14%,
是赣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绿色基因库。
有这样一座天然宝库,
怎么样才能让它生金蛋呢?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作为抚小绿,
为摸清家底,
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
我们给生态产品合理“定价”。
从2017年起,
我们将确权登记
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对各类自然资源的权属、位置、面积等
进行了清晰界定。
2019年9月,
抚州获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作为抚小绿,
我们以此为契机,
从体制机制入手,
布创新局、下改革棋,
着力破解生态产品
“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问题,
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抚州模式。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作为抚小绿,
我们出台了GEP核算实施方案,
编制了GEP核算地方标准,
统计报表和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并搭建了全市域GEP精算平台,
迈出为绿水青山“定价”关键一步。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作为抚小绿,
为了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滋养绿水青山,
我们的“玩法”在不断推陈出新。
在金溪县游垫古村,
村民将自家老屋委托给村里,
由村集体对全村老屋修缮进行整体托管,
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经营,
自己入股参与老屋经营分红。
这就是将古村古建作为生态产品的理念,
自此“古屋贷”应运而生。
随后“古村贷”的落地,
让沉睡的村庄被唤醒。
南城县将河道清淤疏浚沙石收益
质押贷款3.2亿元,
用于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建设,
让“囤积淤泥”变成“绿色活水”。
东乡区则创新推出“畜禽智能洁养贷”,
有效解决生猪养殖企业抵质押难
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
……
这些探索引发了
绿色发展的“聚集效应”,
当下,
在金融机构的“抢滩”介入下,
我们创新推出30余种专属信贷产品,
实现GEP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作为抚小绿,
为了变生态财富为经济财富,
让一个个生态产业链
从绿水青山间“长出来”,
我们健全完善生态产品
经营开发、市场交易等政策体系,
探索远期林业碳汇交易试点,
完成全国首例工业用水户水权交易
和全省首例水资源取水权交易,
发放全国首笔“湿地收储及修复贷款”等。
将资源变资产,
青山变金山,
引导产业集聚。
我们还依托公共品牌
提升生态产品的溢价能力
创建了全市农产品区域
公用品牌“赣抚农品”,
让广昌白莲、南丰蜜橘等
越来越多原来“养在深闺”的农特产品
进入全国各地市场。
2023年,
全市完成生态资产权益交易67亿元,
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生态资产权益类
贷款余额为513.5亿元,
同比增长12.4%。
以全市706个
“两品一标”农产品为依托,
打造全国区域性
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建成了84个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占全省总数的32.8%;
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赣抚农品”,
授权认证企业104家,
产品234个系列,
助推农产品溢价15%以上;
初步构建了工业“2+4”、
农业“4+6+1”产业体系,
加快打造“红绿古今”四大文化发展格局,
唱响“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
生态环境好,
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
生态产业就会变成“摇钱树”。
今日的抚州,
正在让绿水青山的“颜值”
和“价值”持续增加。
绿水青山“金饭碗”,
好山好水好生活,
这样的抚小绿,
你喜欢吗?
出品丨抚州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记者 罗光飞
编辑丨李晨 编审丨何志兰 监制丨陈细勤
合作热线丨18296459005(徐老师)
帮忙点个